【讀些。寫些】谷崎潤一郎《瘋癲老人日記》
第一次知道谷崎潤一郎是因為《陰翳美學》,幽暗弱光造成空間柔和的日式美感,形成我對他文雅的初認識。而後再多些認識,是與佐藤春夫的「讓妻事件」(谷崎潤一郎將自己的妻子小林千代讓給佐藤春夫),以及又想要回妻子的「小田原事件」。近來讀了《瘋癲老人日記》,書中老人面對自己的老去醜陋都誠實描繪,並強化更為強盛的食慾、性慾、甚而喜歡惡女,戀足癖好等,這書又再次混淆了我對谷崎潤一郎的新想像。
谷崎潤一郎(1886-1965)生於東京日本橋,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移居京都。其母親是個強悍的美人,或許是因為如此,對於惡女的崇拜與喜愛,常常在著作中出現。就如《瘋癲老人日記》一書,故事中的老爺爺愛上了自己的兒媳颯子,颯子就是個個性強悍的人,願意讓公公親脖子、舔腳趾,只為了得到要價三百萬的貓眼石。
谷崎潤一郎壽,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享年七十九歲。《瘋癲老人日記》中的老爺爺卯木督助,身體退化、多處疼痛,在七十七歲過後開始用毛筆書寫大大的字的日記,在與病魔對抗時,靠著迷戀兒媳,對生活充滿期待。由於同樣是老年狀態,不禁聯想,是不是谷崎潤一郎老年的自我寫照?
・我不喜歡漿挺挺的棉布單衣,可是睡衣總是被漿得散發出一種甜腐的氣味。那氣味與蟋蟀的鳴聲,還有秋日清晨的肌膚觸感,共同存在我朦朧遙遠的記憶裡。七十七歲的現在,黎明時想起蟋蟀悉——悉——的鳴聲,那漿糊的氣味、奶媽講話的模樣、硬梆梆睡衣的肌膚觸感全都甦醒過來了。(p.104)
・我看了鏡中的臉,又看看颯子的臉。真不敢相信這兩張臉屬於同一種類的生物。越覺得鏡中的臉醜陋,就越覺得颯子是多麼優秀的生物。(p.136)
很特別的一篇,是老人家去京都看未來的墓碑,他慎重地考慮碑石的樣式,以平常心面對死亡,我想,這是避免談論死亡的絕大部分台灣人,尚未達到的境界吧?!
・一向不怕死,但是,一想到死亡這瞬間就在我面前——死,剎那間朝我撲過來——我禁不住懼怕。(p.161)
・人死了之後埋在哪兒都無所謂,但我可不願意葬身在這令人不愉快、與自己毫無因緣的所在。(p.183)
後記:
日本文人
夏目漱石 1867-1916
谷崎潤一郎 1886-1965
芥川龍之介 1892-1927
佐藤春夫 1892-1964
太宰治 1909-1948
三島由紀夫 1925-1970
高村光太郎 1883-19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