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BAUHAUS》包浩斯成立至結束
因為去了德國德紹,參觀了「包浩斯博物館」,也到「包浩斯校舍」,已親臨當地,走入校園,非得了解不可!就從此書開始吧!了解包浩斯學校。
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於1919年創辦,學校運作為1919-1933年,校址從威瑪到德紹,最後是柏林。
1919年~1925年:威瑪時期
1925年~1932年:德紹時期
1932年~1933年:柏林時期
因為去了德國德紹,參觀了「包浩斯博物館」,也到「包浩斯校舍」,已親臨當地,走入校園,非得了解不可!就從此書開始吧!了解包浩斯學校。
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於1919年創辦,學校運作為1919-1933年,校址從威瑪到德紹,最後是柏林。
1919年~1925年:威瑪時期
1925年~1932年:德紹時期
1932年~1933年:柏林時期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是國際知名作家,許多台灣人對他並不陌生,買過他的書的人也多,身邊認識的朋友,幾乎都在青春年少時,捧著他的書,啃過他的文字,我自己也讀過他許多著作,不過都在好多年前,青春的頭腦裝入的是模糊記憶的小說故事,故事裡暗藏許多時代背景,是那個年紀的我讀不出來的。現在經過二十年,再次閱讀他六〇年代的文稿,對於中年時期的他思緒明確、嚴謹態度,明確表達家國(捷克)文化的重要性,感到無限佩服,難怪年少的我喜歡他,他會是個人生導師。
【迷你稿紙】(25)2024.10.30
颱風總會擾亂人心,我就被擾亂了。
因為前往布拉格旅行,把幾年來讀的卡夫卡與我的腳程、行程、布拉格老城路線全部交融在一起,我試圖把卡夫卡在書中描述的情境立體化,躍起紙張,讓我可以點與點、字與字互相結合。這本《卡夫卡遺稿集》是在回國後無意間發現的,就在回國後隔月出版,恰作為我延續閱讀的文本。
【寫物—久雨】(9)2024.09.14
好幾個月了吧?!整個夏季都逗留於此,我的除濕桶應已裝滿一池水。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出生於猶太家庭,為奧匈帝國/捷克的作家,以德語寫作。大部分的著作都是死後出版,由好友馬克斯‧布羅德違背了卡夫卡想要焚毀作品的遺願,整理出版出多本影響世人的作品。生前出版少數,例如《鄉村醫生》,以及第一本出版的書:《沈思》(Betrachtung),出版年為1912年底~1913年1月。
【寫物—失去電力的那只鐘】(8)2024.09.02
我注意到你的停止是逼不得已。
【迷你稿紙】(24)2024.08.23
重新與你相處,是最新的課題。
暑假去了巴黎又回到了台灣,有時在夢境中,仍走在巴黎街頭或是在民宿醒來,我的腦海影像都還泡在那兒的街景、輕易顯影那兒的凌亂與高密度人潮。實在忍不住又取出海明威(1899-1961)的《流動的饗宴》,目錄章節的文字,讀來都比我2010年讀的時候更有畫面,那年的十年前2000年(也大約是海明威去巴黎的年紀),年少輕輕去了巴黎一趟,不懂深度旅行,多的是刺激,少的是沈澱與學習,但海明威已在這樣的年紀動筆寫作,靠著幾枚錢過著困苦卻自在的巴黎生活。
【寫物—鈕形電池】(7)2024.05.22
以為它是永遠儲備能量叮嚀我,原來,它也有氣若如絲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