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些。寫些】《江戶百夢》(簡體書)

一向喜歡看日本大河劇,2025年的《豈有此理~蔦重繁華如夢故事~》介紹江戶時代的點子王出版人——蔦屋重三郎的一生,由於劇中大量介紹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師、出版書籍,也是如此在暑假特地到「故宮南院」看「江戶浮世之美」展覽。而當我看到《江戶百夢》一書時,更是補充了看戲、看展疑惑又呼應的內容,尤其封面更想起了大河劇中,那滑稽模樣的艷二郎(出自《江戶生艷氣樺燒》)。

作者田中優子(たなか ゆうこ,1952~)出生於橫濱市,為日本研究江戶文化學者,東京法政大學第19代校長。她書寫的調性相當柔性易讀,輕易就能抓到重點。此書《江戶百夢- 近世図像学の楽しみ》於2000年日本筑摩書房出版,手上這本是2019年的簡體版,雖過這麼多年,讀來並未有時代落差,因為談的就是百年前的圖像。目前並未有繁體版,期待有昭一日台灣能引入此書。

以下為我特別有感,抄下的字段。

·〈河灘上的日子〉

它不單是河流與陸地之間的界線,河流本身也作為人類觀念史上罕有的、分隔一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的“邊界”之象徵赫然而存。(p.015)

在中世紀,河灘上也住著人。藝人、皮革業者、屍體處理業者、清掃工、手藝工匠和園藝相關的各色人等聚居於此地。他們被稱為河灘者,生存於社會制度的夾縫之中。河灘是社會管理未曾觸及的法外之地。無論是離農逃荒的人,還是陌生的異鄉人,只要來到河灘就能夠生存下去。河灘者皆為遊民浪士。不知來自何處,也不知何時會去向何方。他們是無法掌控的群體。然而這種存在方式卻很快成為大都會的居民們人人具備的處事性格。(p.015-016)

·〈夢中的江戶〉

畫中數百個人物,衣著服飾皆分別被進行了詳細繪製,究竟窮盡了人們多少喜好與個性呢?其中有秤量銀兩的人,有乘著竹筏的搬運工,還有點茶出售的店舖;淨琉璃和戲劇舞台上分別有兩個人敲著大鼓,他們發出的聲響猶在耳畔。這裡所描繪的十七世紀的江戶人,在我的想像之中,又開始了一個新的故事。

實際上,這種“擁擠的繪畫”近世時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在現代藝術的世界中,同樣東西的反覆出現是產業社會的一個特徵;而在近世藝術當中,卻是個不相同的東西以不可控和無秩序的狀態聚集在一起。(p.032)

《江戶名所圖屏風》,約17世紀中葉

日本「出光美術館」館藏

作者:佚名

在故宮南院這篇文可看到部分局部,FB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擴張形式與江戶如出一轍——居民的居住區沿著運河網的形狀成螺旋式擴散;兩者都以內陸的水路為主要運輸手段,擁有五百座橋梁;中央的權力以及貴族的勢力都極其微弱,文化並非存在於宮廷內部或者貴族之間,而是專門盛行於商賈之中;城中的畫家們並不以貴族或者軍人作為描摹的對象,而是以工匠或者普通的民眾為模特;市民們無論何種身份都會擁有一兩幅畫;城市人口的增加是由於很多外來人口的遷入等等——兩座城市在各個方面都極為相似。(p.040)

荷蘭是江戶時代唯一被准許貿易工商的海外國家。進入到江戶的西歐書籍幾乎都是在這裡,也就是在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印刷出來的;來到江戶的歐洲人,也都是從這個港口出發。(p.042)

20251015-江戶百夢4

《神聖節後第一個星期一》,1633

「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藏

作者:Adriaen van Nieulandt(1586-1658)

這幅畫痲瘋病人遊行,地點就是現在的水壩廣場。

·〈謎樣的花朵〉

小田野直武是日本最早追隨歐洲寫實派繪畫風格的畫派“秋田蘭畫”的發起人。眾所周知,將小田野直武從秋田角館帶到江戶來的是平賀源內;而直武來到江戶後馬上就擔負起《解體新書》插圖的解剖圖繪製工作有早已不是秘聞。(p.048)

博物學家平賀源內是大河劇《豈有此理~蔦重繁華如夢故事~》常提起的人,而「秋田派」畫派是江戶時代的繪畫類型之一,使用透視法。

20251015-江戶百夢3

·〈金唐革〉

日本的皮革文化歷史悠久,最大量進口是在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的南蠻貿易時代。無論是在泰國還是越南,日本的商船進港就意味著大量的鮫魚皮、鹿皮的流失,所以各國貿易商人紛紛提高了戒備。這些原料最後都變成了刀鞘劍柄、盔甲箭筒、足袋下裳。但是金唐革在日本既沒有成為壁紙和屏風,也沒有變成鎧甲或下裳,而是變成了搖晃在與戰爭無緣的町人腰間的菸草袋與裝著錢幣的抽繩袋。(p.082)

·〈巴洛克洒落本〉

江戶的書籍,不僅講究封面封底,有時對書袋也極下功夫,幾乎達到奢侈的程度。書袋製作得比較豪華的是人情本和洒落本,甚至還有內頁正文彩版印刷的書籍。⋯⋯江戶的書籍,其封面、書袋、序言、插畫、文字的字體以及排版方式,比起正文內容,喔不,失敬,應該說值得與正文內容一起欣賞。(p.124-125)

·〈江戶的科幻世界〉

黃表紙的作者戀川春町在一七八一年左右寫了一本怪異奇絕的預測未來的書——《無益委記》。雖然也不過是延伸現狀形式的科幻,但因為是黃表紙,所以一定是笑著書就,而讀者也是笑著讀完。(p.150)

所謂黃表紙,實際上就是科幻漫畫;而創作出黃表紙這種文學形式的,正是這位戀川春町。(p.152)

20251015-江戶百夢5

在觀看大河劇《豈有此理~蔦重繁華如夢故事~》,對於戀川春町最深刻的印象,肯定是他最後切腹時,也要死得好笑來收場,切腹後瞬間撞豆腐角,讓朋友傷心他離去時,仍可帶著微笑說,他是撞到豆腐角而死的。

延伸閱讀:

【讀些。寫些】谷崎潤一郎《瘋癲老人日記》 

【讀些.寫些】《民藝之國 日本》 

《包浩斯BAUHAUS》包浩斯成立至結束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