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的貓
漁村生活是仰賴上天的恩賜,拜拜成了他們最家常的活動。每逢農曆初二、十六,奶奶就會準備大魚大肉祭拜神明,在簡單貧困的漁村裡,對於吃飯不是很講究,每餐只要有魚就可以了,但遇上給神明的祭品可就不太一樣,小氣不得!有三牲,豬肉、雞肉和魚肉,還有許多美味菜餚,每回奶奶都會準備一大桌,傍晚之前得把這些菜通通煮完,那時飯桌上、菜罩上就會擺滿了準備「犒軍」拜拜的菜餚,香味自然透露出某種訊息。
漁村裡的南風特別讓人想睡覺,有午睡習慣的奶奶煮完那十道菜也睏了,他受不了周公的邀請,在房裡交代我:「去幫阿嬤顧菜,無通呼貓咪吃去。」一條龍住屋建築,讓我從這一頭的臥室跑向另一頭的飯桌,氣吁吁的我得跑去看看銀色鋁製的菜罩下,飯菜有沒有被小貓咪偷吃,當我跑到飯廳時,一隻貓正啣著奶奶剛剛煎完的酥酥脆脆的魚。
「阿嬤,貓咪咧吃魚。」
後記:
這是紅毛港約二十年前,我家的拜拜記憶。借一隻澎湖的貓當作當時的貓,都是漁村的貓咪。
延伸閱讀:
突然驚覺,都市小孩的我,竟然沒有什麼童年印象
偶而來看看, 發現由澎湖貓引發的紅毛港貓故事,
大概是望海的感覺彼此引發相通吧,
因為在海軍軍艦, 曾在澎湖租屋一年,
當離開澎湖, 再回到高雄右昌時,
還急得開車去彌陀,永安去望海呢,
因為突然不習慣沒法常常望見海的感覺。
週一的劇團練習
有個伙伴分享故事
他的故鄉還在
但未來可能不復存在
——他的故鄉是林邊。
把不忙不閑的工作做的出色,把不鹹不淡的生活過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