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文學與歷史雙主軸,收錄代表性作品
2023年已過了半,這一年讀到許多書,《文明的腳印》、《錯置臺北城》、《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都是讀到感動的好書,手邊另一本讀了好久的書,那是我在二手書店——台南「成功書局」買的《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此書作者王德威老師思路清晰,文筆流暢,以文學與歷史雙主軸,每一章節擇選幾篇代表性作家其文章,依歷史事件及時代氛圍所選,年代從十四世紀開始,在每一章節後原文刊錄,厚厚一本總共545頁,而這也是我為何閱讀得如此慢,因為一本書中還內含更多的作家及其時代下的文字產物,因為作者的分類,似乎很快就能將歷史與文學雙軸線串起。
光看目錄就足以讓讀者粗略了解此書的架構,我摘選幾章節簡述。
第一章【歷史與神話】
收錄了原住民神話、元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1330及1337兩度飄洋過海南洋與西洋的紀錄,台灣在此首次被提到,汪稱台灣為「琉球」。以及1602年來到台灣的明朝儒生陳第,寫下《東番記》,描述的主要是南部平埔族人。
第二章【遺民與移民】
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招募漢人來台開墾,於是有大規模的移民潮。其中晚明來台的遺民與移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沈光文(1612~1688),在台南善化有設碑紀念他,因為他乘船逃難時,船隻遭遇颶風,被飄至台灣,後留在目加溜社,即現在的善化。
此篇收錄沈光文作品及盧若騰的《東都行》。
第四章【地理詩學】
從荷蘭人來到台灣,招徠大陸屯墾者,從鹿群奔族的島嶼到引入牛隻、開墾農地,來台的漢人如何看台灣島嶼?此章節收錄1697年郁永河來台半年勘查硫磺,四月七日一行五十五人從台南乘牛開始北上,乘坐牛車先至新港、目加溜(今善化)、麻豆等社,再漸漸往北,寫下的《裨海紀遊》。
第六章【竹枝詞的世界】
介紹來自四川的竹枝詞,台灣竹枝詞呈現以風土詩為主,為七言體韻文,多寫台灣地方風光及習俗等。
收錄如陳震曜的〈平埔族竹枝詞〉、王養介的〈打狗竹枝詞〉。
第七章【變與反】
從清朝「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社會現象談起台灣反抗的歷史,多次民變、械鬥、抗日所生產的作品也一一列入。
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林爽文起兵、1862戴潮春起義、1915噍吧哖事件等多首相關詩詞一併收錄,例如劉淵源〈玉井弔古〉(噍吧哖事件)。
千古傷心地,招魂一首詩;
停邊懷往事,下馬認殘碑。
碧血埋芳塚,青年弔晚曦。
騎鯨人已矣,草木不勝悲。
第九章【一個詩社的誕生】
・一八九八年,兒玉源太郎就任臺灣第四任總督,即熱心推動各項文化政策,籠絡地方士人。漢詩漢文既是中日兩國傳統共有的淵源,自然成為方便的媒介。在兒玉總督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倡導下,出現了「饗老典」、「揚文會」等活動。(p.81)
《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一書也提到:日本為安撫傳統仕紳,成立「揚文會」,透過漢詩要安撫拉攏這些前清遺臣。
第十章【大病文人醫】
此章節以國家有病,醫師棄醫從文,要以文藝救國家談起。如蔣渭水發表的〈臨床講義〉,為台灣診斷,藥方為學校教育、補習教育、幼稚園、圖書館、讀報社,皆下重藥,為「最大量」。另還收錄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蛇先生〉。
第十一章【少年臺灣】
・張我軍也是以沈浸「亂都之戀」般的激情,摒擋一切,推動臺灣的新文學、文化運動吧。⋯⋯他發表〈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鼓吹白話文寫作,建議修訂臺語,號召民主啟蒙。張我軍的努力以他一九二六年返回北平後,與友人創立《少年臺灣》為高潮。(p.106)
張我軍掀起新舊文學論戰,在朱宥勳《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 台灣文學百年論戰》有相當清楚的分析。
第十三章【庶民的想像】
一九三〇年代,台灣已被殖民三十多年,仍有文人強調台灣文化主體,一九三〇年,黃石輝發表〈怎麼不提倡鄉土文學〉,一九三一年,郭強生提出〈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兩者的發表導致鄉土論述與地方話語的論戰。
第十四章【邂逅現代】
・臺灣的殖民經驗與現代經驗交相影響,形成複雜的共生關係。⋯⋯二十世紀初年,臺灣理解日語人數不到百分之一,到了一九四一年,卻高達近六成。……在這樣的語境下,文學必然發生質變。漢文文學質量顯著下降,日文成為主導創作力的媒介。(p.129)
・楊熾昌在一九三二年赴日留學。在東京他見識了什麼是現代的浮華世界,並且為前衛藝文風潮,從達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深深吸引。他開始以日文創作,鋪陳出一個充滿耽美、頹廢,與臆想的文字世界,甚至被稱為「惡魔的作品」。一九三三年,楊熾昌與文友組織「風車詩社」,並將超現實主義引進臺灣。這是臺灣文學現代主義的濫觴。(p.130)
Selena備註:楊熾昌在一九三一年因父病,段暫留日後返台,所以一九三二年已經回到台灣。
楊熾昌文學年表,Link!
在《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一書也提到:一九三二年一月,楊熾昌開始在《臺南新報》發表超現實主義風的詩作,並於一九三三年秋與李張瑞、林修二、張良典等籌組風車詩社,同時以《臺南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為據點,持續活躍著。
第十六章【左翼臺灣】
一九二十年代,台灣左翼運動逐漸崛起,1925年發生二林蔗農事件,各地農民組合團體呼應,左翼運動帶來文學組織結盟,以及激發幾位知識份子的透過文學作品傳達信念,例如楊逵、吳新榮、呂赫若、張光直、陳映真等。這章節收錄了楊逵的〈春光關不住〉(即後來的〈壓不扁的玫瑰〉)、呂赫若的〈冬夜〉等。
第十七章【華麗島的誘惑與失落】
此篇談到三歲來台的西川滿,在臺成長,接受教育,創立《文藝臺灣》,與《臺灣文學》相對立。此篇收錄〈血染鎗樓〉一文。
第十八章【憂鬱的二月】
將二二八事件相關文學作品收錄。如葉石濤以日文書寫的〈三月的媽祖〉(1949)、林亨泰的詩歌〈群眾〉、楊照的〈黯魂〉。
・在戰後臺灣文學的開端,〈三月的媽祖〉已經示範了書寫創傷的複雜方式。這個故事語焉不詳,因為造成傷害的原因和責任還無從說出;但它紛然雜陳的敘事手法和聲音,卻在在促使我們思考那總也說不清——也不能說清——的癥結。多少年後,我們必須仔細推敲,才能夠揣摩作者的心意。(p.226)
第十九章【尋找原鄉的人】
指的是高雄美濃作家——鍾理和,他受二哥鍾和鳴(即白恐受難者鍾浩東)影響,對中國有深深的愛戀。此收錄了〈原鄉人〉及〈假黎婆〉(1960)。
第二十章【嚮往一次戰爭】
提到是一批嚮往在戰場上體現大和精神的文藝尖兵,如陳千武。他在〈信鴿〉裡寫道:
埋設在南洋
我底死,我忘記帶回來
非常觸動我。
・歷盡戰爭的洗禮,倖存的志願兵解甲歸來,恍若隔世。然而陳千武暗示,與其說他們是死裡逃生,不如說他們已經把「死」擱置、埋設在南洋——他們其實已經死過一次。(p.270)
同樣在《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一書1945年篇也提到陳千武這首詩。
第二十二章【現代主義來了】
此篇將臺灣文學走向現代主義做一整理,談及1956年,紀弦成立現代詩社。另外,台灣在日治時期亦有作家如楊熾昌成立風車詩社,戰後有「銀鈴會」,成員如林亨泰、詹冰。
第二十五章【鄉愁的想像】
・臺灣作為一個文學原鄉,自始就是不同鄉土想像和論述的幅輳點。從賴和到楊雲萍,從龍瑛宗到呂赫若,作家或效仿五四新文學的鄉土論述,或承襲日本乃至西方的「地方色彩」敘事,用以描寫島上的人與事。風格或哀矜批判,或耽溺頹廢,各有不同。與此同時,更有日本作家如佐藤春夫、西川滿等藉臺灣情境,寫出充滿異國情調的殖民版鄉土文學。⋯⋯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鍾理和的〈夾竹桃〉、〈原鄉人〉等作,則寫出一代臺灣人擺盪在大陸和離島,母國與殖民宗主國間,無所歸屬的心情。(p.361)
第二十六章【欲望之島】
七〇年代的臺灣是動蕩不安的,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1971)⋯⋯等外交上諸多挫折。
・六〇年代知識份子競相追逐的現代主義此時失去了立場,以往一以貫之的民族主義逐漸有了不同解讀方式。「鄉土」不再只是藝文界的創作題材,也要成為一種政治啟蒙的儀式,以及文化消費方式。洪通(一九二〇~一九八七)的畫、陳達(一九〇六~一九八一)的歌謠、朱銘(一九三八~)的雕刻,還有消失中的種種民間生活樣式,徒然被賦予新意。(p.373)
本章收集了蔣勳的〈七〇〉、楊牧〈熱蘭遮城〉。
第二十七章【我的父親母親】
談八〇年代,作家群紀錄著白色恐怖時期,父母親遭遇監禁、迫害、離散。如孫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描述父親因莫須有罪名被判十年;陳芳明〈父親的瞭望〉中,敘述父親經歷過二二八事件,數十年不談論此事,即便兒子在搜集二二八事件史料,父親最後在高雄二二八紀念碑前道出自己也曾是受難者。
※以上有色字摘自《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
書名: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
文:王德威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