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感
總是習慣過了中午,
才把厚重的眼鏡摘下,
換上貼覆在眼球的薄鏡片。
今天不知怎麼搞的,
眼睛無法冷靜,鼻子不想負起「重」責。
眼前的文字跳躍地為我喝采,
喝采何事?
說著我即將打破心中久居的習慣感,締造另一種新模式。
我假性地認同這短暫的變化,
也許明日又恢復既有模式。
總是習慣過了中午,
才把厚重的眼鏡摘下,
換上貼覆在眼球的薄鏡片。
今天不知怎麼搞的,
眼睛無法冷靜,鼻子不想負起「重」責。
眼前的文字跳躍地為我喝采,
喝采何事?
說著我即將打破心中久居的習慣感,締造另一種新模式。
我假性地認同這短暫的變化,
也許明日又恢復既有模式。
如果你願意,就多寫一些字,
字字相連,成了一個靈魂,
如果不夠收斂,硬是將字眼浮華擴大,
就成了乾枯、空洞的身軀。
袒露令人忐忑不安,
坦白讓人赤裸捶胸,
鏡子面前,也不是真實的你,
因為它反向著,甚至不對襯。
袒露沒美學,只有危機。
Sep14/ Sep 21,2009
Starbucks。台南
《科隆911》 by Frank Schtzing(法蘭克.薛慶)
結合兩次的咖啡與文字,
這兩次閱讀同一本書,只是閱讀過境的厚度不同;
這兩次點的咖啡都一樣,只是第二次多了餐點,
這兩次坐的位置都一樣,只是光線投射在我書上的亮度不一樣。
▲自蔽君,張秉正作品,2009.
去髮廊洗了頭,遇上一個很會洗頭的小妹,年約十七歲。她有著靈巧的雙手,懂得運用每一隻手指指壓客人的穴道,不管在頭上、耳朵邊或是雙肩,她總能恰到好處的做好按摩這件事。怪的是她有一種厭俗的表情,不喜歡工作,不喜歡努力,於是駝著背一點快樂都沒有。
我記得它沒這麼緩,在當時對我而言,它是一座山。
故鄉已經變了樣,
夷為平地,
然後再從原地變成另一個模樣,
沒有道路通往我的記憶,
沒有任何路邊的記號讓我知道身處何處。
所以,我不想回去了,
那裡,是個陌生的熟人。
不過,在網路上倒是可以找到一些過往的回憶。
伯伯,我要四十顆水餃。
好,自己抓。
(他並沒有說話,但用眼神示意攤子上的那排水餃)
自己抓呀?!喔…好。
(為證明自己沒多抓,我像個孩子從1開始數)
這一盒二十顆了。
(然後,他多放了幾顆)
不不,我數好了,一盒二十顆。
(然後,他又多放幾顆)
伯伯,我真的數好了,這一盒二十顆。
June 26,2009
Caf’e主題館
《第13個故事(The Thirteenth Tale)》by 黛安.賽特菲爾德
地圖
一面牆上,有著北美洲與南美洲,
我遙望著另一面牆,
那有更廣大的版圖,
歐洲、非洲、大洋洲及亞洲,
我喜歡這裡,
因為這裡有全世界。
2007.11.03,六個經過。
May 22,2009
摩斯裡的冰咖啡
《留住一切親愛的(Hold Everything Dear)》 by John Berger
為了這異常的時間,
我在紛亂的四周,
找一個定落的點。
上回找到一個附有電視機、咖啡不好喝的咖啡館,
這次計畫來到擁擠的速食店。
這兒,十來歲的人,特別多,
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他們可能有二、三個小時耗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