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腳的長輩
▲離開紅毛港時,我帶走了一把孔雀椅及圓凳。
如果長輩沒有來,小孩是不能吃飯的;如果沒有請長輩來吃飯,小孩是會被挨罵的。
那關於圓桌上的規矩永遠是個鐵的紀律,永恆的定律。
小時候,每到用餐時刻,小孩得積極地請爺爺奶奶來吃飯,我們跑到阿公面前喊著:「阿公,甲飯啊。」爺爺不怎麼積極,姍姍來遲,好像從很遙遠的地方而來,小孩飢餓的小肚被他緩慢的步伐、長遠的路途折騰地要命。
爺爺來了,大家才可就坐;爺爺拿筷了,大家才可動筷吃飯。這種君臣模式的飯桌氣氛好像把爺爺塑造的很軍威,但回頭想想,我的爺爺,是個幽默的人,不太擺「大人」的架子。
是誰造就這樣的氛圍?也許是我的奶奶,也許是傳統社會,多年來男尊女卑觀念下累積的不成文定律,讓一家之主的地位很崇高。
崇高地位讓爺爺享有某些福利,其中讓我回憶時會心一笑的,就是爺爺那隻老是擺不定地面的腳。圓圓的餐桌、大家坐在孔雀椅或圓凳上,姿勢不能太放肆。但爺爺喜愛坐在圓凳上,然後翹起他的一隻腳在凳上,另一隻腳撐地,這種姿勢下依舊能端起飯碗扒飯,那古怪的坐法真是有點怪異與失禮,但這是一家之主,爺爺特有的福利,小孩及女性是不能在餐桌邊享受這般禮遇的。
重男輕女的漁村,蹺腳的長輩,享受他「獨撐一局」的特殊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