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BAUHAUS》包浩斯成立至結束
因為去了德國德紹,參觀了「包浩斯博物館」,也到「包浩斯校舍」,已親臨當地,走入校園,非得了解不可!就從此書開始吧!了解包浩斯學校。
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於1919年創辦,學校運作為1919-1933年,校址從威瑪到德紹,最後是柏林。
1919年~1925年:威瑪時期
1925年~1932年:德紹時期
1932年~1933年:柏林時期
▲華特・葛羅培斯校長
第一任校長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Adolph Georg Gropius)本身就是一位建築師,他任內期間為1919-1928年。
第二任(1928-1930)校長為漢斯‧梅耶;第三任(1930-1933)為密斯‧凡‧德‧羅。
包浩斯任用的老師:
第一年,1919年聘任伊登(Johannes Itten,畫家)、格哈德‧馬爾克斯(Gerhard Marcks ,雕塑家)以及費寧格(Lyonel Charles Feininger,畫家)三位全職的形式師父。
第二次,1920~1922年間聘任五位形式師父,且全都是畫家,包含已為大師的保羅·克利(Paul Klee)與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另有奧斯卡‧史雷梅爾(Oskar Schlemmer,畫家)與喬治‧莫奇(Georg Muche)等。
以下為抄寫內容:
・葛羅培斯因而在一九一九年接受派任。他的任務並非在成立一所新學校,而在掌管一所合併後的美術學院與藝術與工藝學校。⋯⋯將合併後的學校取名為包浩斯,是自有其深意的。雖然Bau這個詞本身的字義就代表了「建築」,但在德文裡它還有諸多延伸的意涵,而這些意涵正是葛羅培斯期待大家對包浩斯所產生的聯想。(p.30)
・在中世紀,Bauhütten指的是由泥水匠、建築工人、以及裝潢工人所組成的工會組織,也從而衍生了工人們的互助會。Bauen也有「作物成長」的意義,由此可以推測葛羅培斯希望他的學校的名稱帶給人們播種、養育、豐收的聯想。(p.31)
・打從一開始,葛羅培斯就決意要讓包浩斯的角色超越學校的層次。他期望學生們能在一個小型的社群裡學習如何生活與工作,而這個社群可以作為整個大社會的模範。因此,他引進了在當時來看可以說是民主制度的驚人之舉——學生在包浩斯管理委員會中可以享有兩個席次,他也積極鼓勵學生組成學生會。(p.52)
▲左為古斯塔夫・納高,右為伊登
・有好些傳教士與神秘宗教的預言家在包浩斯出現,其中有一位古斯塔夫・納高(gustav nagel ,1874-1952),他主張廢除大寫字母,因此完全以小寫拼寫自己的名字,此舉也影響了包浩斯日後的印刷字體風格 。(p.60)
▲《三人芭蕾》服裝
・葛羅培斯交付給史雷梅爾的主要任務,是擔任雕塑工作坊的形式師父。他也教授人體素描的課程,而且從一九二三年起,他還負責包浩斯的劇場工作坊,這可以說是最符合他個人興趣與能力的一份工作。⋯⋯史雷梅爾最知名的舞台作品非《三人芭蕾》(Triadic Ballet)莫屬。⋯⋯劇中有三個人物,一女兩男,都身穿奇異、有如人偶般的服裝。在精心設計的固定舞步下,這些人物探索了各種不同的舞台組合,或兩人共舞、或三人共舞,舞者身後則搭配一系列以舞劇主題「三」為表現重點的舞台背景。(p.92-96)
▲史雷梅爾
・只要思及包浩斯將藝術視為公共事務的理念,就不會對劇場工作坊的存在感到意外了。劇場或許是最具公共性質的藝術形式。此外,劇場是一種兼容數種不同媒介的藝術形式,這和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包浩斯,舞台並不是一種被邊緣化的活動;它是校園內的重心之一,在舞台活動、服裝設計、背景設計、以及舞台管理方面都提供了指導。(p.92-94)
・康丁斯基的基礎設計課似乎還是成了包浩斯裡最有用的課程之一。透過嚴格、類科學的方式分析顏色、形式、與線條,康丁斯基打開了學生們的視野,讓他們看見以理性掌握、以感性表現藝術的可能性。(p.113)
・有人認為,葛羅培斯的想法開始轉變的第一個明確的徵兆,就是他採用了新的校徽。奧斯卡·史雷梅爾在一九二一年秋天所設計的新校徽樣式簡潔有力,被用以取代之前羅爾所設計的版本。這個新版校徽強而有力地彰顯出包浩斯——特別是在一九二三年後——所極力培養的形象,其中也不難看出風格派的語彙所造成的影響。(p.134)
・莫霍里是在伊登離開威瑪後才全面接管預備課程的。在此之前,他在同樣是由伊登負責的金工工作坊擔任形式師父。一旦局勢已定,莫霍里便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預備課程。所有玄學、冥想、呼吸練習、直覺、對形式與色彩的感性理解等訓練,全部被他丟到窗外去。他在課程中教授學生基本的技巧與媒材,以及如何理性地運用它們。伊登的教學極少跳脫架上的畫作或者個別的雕塑作品,然而莫霍里卻試著開啟學生們對新技術與新媒材的眼界。(p.144)
・在德紹時期,所有的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建築系的成立。雖然建築系在一九二七年才正式招生,但葛羅培斯在一九二六年新大樓啟用前,就為建築系的成立作好計畫了。他甚至當時就已經想好要請誰來為這個科系掌舵——漢斯・梅耶。(p.176)
・新校舍包括有教學與工作坊教室、劇院、餐廳、健身房、以及二十八間供學生使用的工作室,屋頂則是空中花園。主大樓最出色的視覺特色在於工作坊側使用了大片的玻璃帷幕牆(在德紹,包浩斯被暱稱為「水族館」);還有一條封閉式的兩層樓天橋橫跨過馬路,天橋內則是校方的行政中心以及葛羅培斯私人事務所(後來成為建築系)的所在。(p.178)
・包浩斯師生們對運動的熱衷反映了當時德國國內的風潮走向。之前被視為只有有錢有閒的人才會從事的活動,現在在大家心目中不僅對健康有益,同時還象徵著階級藩籬的破除,以及崇尚權力主義的德國人走向民主的共和主義。(p.182)
・真正讓德紹包浩斯的教學與威瑪包浩斯不同的並不是這些老教員,而是他們的年輕同事——所謂的「青年師父」。這些青年師父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活動與全新的教學方法。在德紹包浩斯的十二位教員中,有六位是之前威瑪包浩斯斯的學生。他們從學生被提升為學校教員,這算是實現了葛羅培斯最初所設定的一個目標。(p.184-185)
・包浩斯的名號是在德紹時期打響的,一般大眾對於包浩斯的幻想也來自於其德紹時期的印象。包浩斯早年在威瑪所倡導與實行的一切,經常被視為運行正軌外的偏差。⋯⋯然而近十年來,包浩斯威瑪時期的歷史愈來愈受到重視,普遍也不再將之視為脫序的狀態,而認為當時是替日後的發展所做的必要準備。(p.224)
後記:此書作者為法蘭克.懷特佛德 Frank Whitford(1941-2014),為英國藝術評論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