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些。寫些】《百年降生:台灣文學故事1900-2000》
這是近來最喜歡也獲益最多的一本書,作者群為多位藝文者,包含小說家、文學雜誌主編、文學家、文學研究者⋯⋯等,也許正是因為聚集如此多文學作家群,他們的文筆優美,斐然成章,使得這本書讀來更是有感,是歷史整理亦是作品。
這些作家群想必在撰寫前有多次相聚討論,因為每一則(每一年)的故事都會自動牽連帶動前者或後者,彼此串連,如漣漪般一圓畫出一圓,圓心則是台灣文學。也是因為如此,閱讀此書可以增加許多知識,並且認識更多台灣百年來的文學作家。
以下為我簡短筆記:
1900:為日治時期第五年,這一年吳濁流出生。日本為安撫傳統仕紳,成立「揚文會」,透過漢詩要安撫拉攏這些前清遺臣。這一篇點到了朱點人〈秋信〉,是1936年發表的。小說故事中的斗文先生中秀才後卻遇上台灣進入日治時期。若以角色設定,斗文先生有資格被受邀參加「揚文會」,但他想必是固執而拒絕的。
此篇陳允元結語寫著:一九〇〇年,臺灣改隸第五年,二十世紀近在眼前。舊文人未必完全為權力豢養,淡出歷史舞臺,或不合時宜地存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他們也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時代、回應臺灣的殖民地情境。(p.19)
1902:為謝春木(即謝南光)出生年。此篇介紹謝春木於20歲發表的〈她要往何處去〉。楊傑銘介紹著:小說以桂花的角度敘寫,談論十多歲情竇初開、行事天真浪漫,且熱愛緞帶和泳衣的摩登女,如何在媒妁之言的婚姻中受到退婚的傷害。⋯⋯從一個受到舊傳統壓迫的受害者,搖身一變成為新時代的女性。這個轉變靠著留學、學習現代化的知識,洗滌受到封建社會傷害的疤痕,轉變女性在社會的地位。⋯⋯謝春木表面上描述臺灣女性處於封建婚姻的桎梏,實際上是透過女性問題隱喻臺灣由舊社會走向新社會陣痛,以及新世代青年必須透過學習肩負起改造臺灣的使命。(p.24-25)
1903:〈秋信〉作者朱點人出生於艋舺龍山寺市街上。《錯置臺北城》一書也以朱點人〈秋信〉一文,描述文人筆下1935年「臺灣博覽會」展覽現況。
1905:立石鐵臣(1905-1980)出生。灣生身份的立石鐵臣受顏水龍邀請,參與「臺陽美術協會」的創立。與西川滿一同成立版會創作會。
在目前的臺灣,立石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大概是一九四〇年代在《民俗臺灣》刊登一系列的「臺灣民俗圖繪」版畫、《文藝臺灣》封面、為西川滿設計的裝幀如《華麗島頌歌》(一九四〇)、《赤嵌記》(一九四二)、《華麗島民話集》(一九四二)等。(p.34)
1906:「南社」成立,以臺語文寫〈小封神〉的許丙丁亦是南社成員。
面對民心浮動的臺灣,日本殖民政府以兩手策略,一方面振興傳統詩社,藉由安撫臺灣仕紳階層,達到收服民心之效;另一方面,實行新式教育,管制漢民族的文化習俗,教導符合日本殖民政策的內容。南臺灣最大的詩社——「南社」,便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成立。(p.37)
▲水蔭萍(楊熾昌)。拍攝於2019.08.20,國美館「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
1908:台南兩位詩人誕生,一是1933年在台南籌組成立「風車詩社」的楊熾昌(水蔭萍),另一是鹽分地帶詩人,佳里的郭水潭。
一九三二年一月,楊熾昌開始在《臺南新報》發表超現實主義風的詩作,並於一九三三年秋與李張瑞、林修二、張良典等籌組風車詩社,同時以《臺南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為據點,持續活躍著。(p.44)
1910:西川滿(1908-1999)隨著父親來到台灣。
西川滿對於裝幀藝術也情有獨裝,他在臺灣親手裝訂、出版的限量版著作有二〇多種,一生裝幀書籍,則有三百冊之多。在他的創作生涯中,裝幀藝術與小說寫作,是同等重要。(p.53)
1920:1878年出生於台南的連橫,在1906-1908年之間,先後參加了「南社」與「櫟社」,1920年出版了《臺灣通史》。
連橫(連雅堂)出地在台南馬兵營,即現在的台南「司法博物館」,在葉石濤的〈吃豬皮的日子〉一文開頭便說:我很早就知道府城有個馬兵營街,原本是連雅堂故居所在的地方。日劇時代連雅堂的故居早已蕩然無存,變成富麗堂皇很有殖民地衙門風格的地方法院了。
1924:戰後現代主義詩人林亨泰出生。
林亨泰是戰後較早參與由外省作家主導的中文文壇的跨語作家,但這並非因為他特別具有語言天份。事實上,在戰後初期,除了幾首發表於《新生報》「橋副刊」的中文詩,他多以最熟悉的日文書寫,再請朋友譯成中文發表。(p.102)
1926:賴和完成了〈鬥熱鬧〉及〈一桿稱仔〉。
1927:林獻堂歷時一年,繞地球一周,並將遊記書寫成文字,以「環球遊記」為名,連載於《臺灣民報》。
1931:1899年出生於台南的許丙丁,創作的〈小封神〉於1931至1932年,連載於《三六九小報》。
▲拍攝於臺灣文學館「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2020.09.11
1934:楊逵的〈送報伕〉送至日本《文學評論》參賽,獲得第二名佳績(第一名從缺)。
1936:小林躋造在一九三六年繼任總督之後,也宣示了「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的施政方向⋯⋯儘管受到政治力量的壓迫,報紙上的漢文欄被廢止、漢文書房也被查封,臺灣文化運動卻在此刻開始蓬勃發展,許多知識份子爭相發起社會運動,組織文化社團。例如,臺灣文藝聯盟成立於一九三四年,而楊逵也在一九三五-一九三七年之間發行標榜臺灣意識的《臺灣新文學》期刊。(p.141)
▲拍攝於臺灣文學館「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2020.09.11
1937:龍瑛宗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改造》雜誌懸賞小說佳作。
1941:《民俗臺灣》創刊,主要催生者是:池田敏雄、金關丈夫、立石鐵臣、松山虔三。
1943:此年,葉石濤十八歲時,以〈林君寄來的信〉一作品,刊載於西川滿主編的《文藝臺灣》,為出道的代表作。
▲拍攝於臺灣文學館「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2020.09.11
1944:鍾理和完成〈夾竹桃〉代表作,並結合其他三篇作品,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夾竹桃》。
〈夾竹桃〉一篇是鍾理和在中國的生活體悟,描寫大宅院裡的眾生相,在一團和諧之中,充滿醜陋、吝嗇、自瘀,各種荒謬的人生劇場。⋯⋯人生最無奈的事,莫過於努力地想要往上爬,以為放棄一切終能抓住些什麼,但到頭來毫無緣由的遭到命運的擺布,落得一無所有。鍾理和在〈夾竹桃〉中描寫人性的殘酷與生命的卑微,在時代洪流之中的掙扎,是毫無意義的逆流而上。(p.170-171)
1945:1943年陳千武被派至南洋,1945年「玉音放送」時他在瓜哇島。1946年當他離開赤道回到台灣時,一切都變了。他的〈信鴿〉一詩後段,讀來特別有感:
一直到不義的軍閥投降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
在〈信鴿〉的後段,陳千武這樣寫著。戰後回到了「祖國」,惟「死」仍埋藏在南洋的密林裡,忘了帶回來。(p.172)
1961:此年發生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直到1987年解嚴後,楊德昌與小野開始寫電影分鏡大綱。
小野回憶,原來只是想描繪一對青春男女的愛情故事,但那股肅殺的氛圍、冷戰文化卻都在最後成形的細節中顯影了。(p.235)
1965:那年之初,一份名為《劇場》的雜誌,在甫自夏威夷留學歸返的年輕詩人邱剛健催生下,與朋友莊靈、黃華成、崔德林等多人聯手創刊,後又加入了包括劉大任、郭崧棻等不同領域的編輯同仁。(p.249-250)
▲拍攝於成大藝術中心「V10在台南」展覽,2023.02.21
1967:一九六七年的臺灣,第一個直轄市「臺北市」的出現,象徵著臺灣主權的變化以及在地轉向的初聲,在二二八事件中遭逮捕入獄的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在此年離世,島上的恐怖仍縈繞在許多在世文人心頭。⋯⋯伴隨著難以言明的長期恐怖與焦慮,以及藝文與政治長期掛鉤的混濁狀態。林海音在此年創辦了《純文學》月刊,提倡不含政治與商業目的的文學創作,並以此立場推廣文學的大眾市場,不僅提攜眾多年輕文字工作者,並使許多已停筆多年的日治時代作家重啟寫作。(p.257)
1970:黃靈芝以短篇小說〈蟹〉摘下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首獎。這是他二十歲完成的少作,當時他罹患肺結核,又病又窮,死亡如影隨形,故寫下一則飢餓過度的老乞丐誤食人骨的離奇故事。(p.270)
1972:黃春明因採訪王爺祭典,而在南鯤鯓發掘到洪通。並在《ECHO》(漢聲雜誌)刊文〈瘋狂藝術家〉(The Mad Artist)寫下初次見到洪通的印象。隔年1973年,《雄獅美術》雜誌大篇幅介紹洪通,1976年洪通在台北美國新聞處(即現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首次個展。
1975:活躍於日治時期的張文環提筆復出,出版了以日文書寫的《滾地郎》。
1982:臺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終於一九八二年正式登場⋯⋯其時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一九七七—一九七八)雖已冷卻,有關議題卻在電影與劇場作品中持續發酵。中央電影公司在人事改革後所推出的第一部電影《光陰的故事》,正體現了當時電影工作者的具體關懷。(p.316)
1987:六十三歲的葉石濤完成《臺灣文學史綱》。劇場導演田啟元,病況曝光後拒絕入學。他以劇場做為關照社會的基地,成名劇作《毛屍》批判儒教虛偽,抨擊異性戀霸權。(p.333、336)
▲拍攝於台北美術館「狂八〇」展覽,2023.02.01
1993:歌仔戲棚長大的王榮裕,他在同一年成立「金枝演社」,以極為多元彈性的方式,將在地的「胡撇仔美學」推上國際舞台的視野。「胡撇仔戲」本為街頭巷口的混種表演,源於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對在地文化的打壓,使得當時作為人們重要娛樂的歌仔戲不得不以各種流行歌曲、西方樂器、異國故事來重新自我包裝,以通過嚴密高壓的督察。(p.356-357)
以上有色字為此書內容抄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