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na

《巴黎的憂鬱》體會他體會的憂鬱

此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的小散文詩。波特萊爾為法國詩人,出生於巴黎,影響非常多人。他是散文詩創作的開端,在逝世兩年後,他的散文詩被集結出版,成了此書:《巴黎的憂鬱》。

《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文學與歷史雙主軸,收錄代表性作品

2023年已過了半,這一年讀到許多書,《文明的腳印》、《錯置臺北城》、《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都是讀到感動的好書,手邊另一本讀了好久的書,那是我在二手書店——台南「成功書局」買的《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此書作者王德威老師思路清晰,文筆流暢,以文學與歷史雙主軸,每一章節擇選幾篇代表性作家其文章,依歷史事件及時代氛圍所選,年代從十四世紀開始,在每一章節後原文刊錄,厚厚一本總共545頁,而這也是我為何閱讀得如此慢,因為一本書中還內含更多的作家及其時代下的文字產物,因為作者的分類,似乎很快就能將歷史與文學雙軸線串起。

【讀些。寫些】《芥川龍之介短篇選粹》輯三 小說☓評論

閱讀林水福老師2016年企劃的芥川龍之介作品全集,此系列共五本,此為第三輯 小說☓評論。短篇小說作品依刊登時間列出,包含〈袈裟與盛遠〉(1918)、〈俊寬〉(1922)、〈六宮之姬君〉(1922)、〈大導寺信輔的半生〉(1925)、〈某阿呆的一生〉(1927)、〈西方之人〉〈續西方之人〉(1927)、〈侏儒語錄〉(1927)、〈闇中問答〉(1927),其中〈侏儒語錄〉為知名度較高的作品,只是我對於此書翻譯此文,感到有些疑惑,閱讀性不高,相較於其他譯本,較同意〈侏儒的話〉(大牌出版,銀色快手翻譯)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