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些,寫些】《馬來西亞 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

2019年7月去馬來西亞前買了此書遲遲未讀,回來後讀之,原茫茫無解之事,答案一一浮現。這是認識馬來西亞必備的一本書。

以下為抄書內容:

・布秧河谷最早於一八四五年,由當時擔任威省殖民官員,同時也是一名業餘考古研究者的詹姆斯・羅所發現。⋯⋯他在一座森林內發現一個印度人徙殖區的殘跡,以及一座倒塌的印度廟宇。這個徙殖區是在日萊峰(Gunung Jerai)山腳下的一塊土地上⋯⋯。目前,這裡已經發掘約六十處古蹟遺址,陵廟(candi)和建築,但至今只修復了部分遺址。
古吉打的文化發源地是在吉打中部的馬莫河(Sungai Merbok)流域與慕達河流域(Sungai Muda)之間的平原地區。

・馬來西亞回文教育的發展大約開始於十九世紀前後,華人移民南來,即已意識子女教育的重要,為了解決子女教育問題而紛紛設立私塾⋯⋯早在一八一五年,馬六甲已經有三間私塾⋯⋯最早的華校,有者認為是一八一九年檳城的五福書院,事實上,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清乾隆年間為避免家族聯宗聚眾借勢,曾在廣東實行「譜禁」語「祠禁」,逼使廣東各地宗祠分改名避禍,此風延至南洋各地宗祠。由此可知五福書院實是一間宗祠,一如吉隆坡的陳氏書院和檳城的慎之家塾,都是宗祠。

・一七八六年,七月十六日,萊特出發前望檳榔嶼。兩天後,吉打華人甲必丹辜禮歡攜帶漁網(閩南語語音予「希望」近似)乘船前往歡迎來特登陸。在萊特登陸前,檳榔嶼滿布說森林,島上只有居民五十八人,其中有三位客籍人士,他們是張理、丘進福和馬福春。

早期華人移民大多數來自農村貧苦人民,手無寸鐵,目不識丁,安土重遷,家鄉觀念極為濃厚。來到海外,舉目無親,語言無法溝通,只能投靠有共同語言或血緣關係的家鄉人,各種具有強烈地方色彩、幫派特點的地緣和血緣團體就產生了。這些團體依其性質,只要有地緣(方言會館)、血緣(宗親組織)和業緣三類,其中又以地緣和血緣為最重要。

馬來西亞最早的華族地緣組織是一八〇一年在檳榔嶼成立的嘉應會館和增龍會館,一八〇五年代以後,有更多的地緣性會館成立,甚至這些在地緣或語言上有密切關係的方言組織又聯合成為更大的聯合會或總會,產生了更具勢力的「幫群」組織,而有福建、廣東、潮州、客家和海南五大幫。

十九世紀中葉之後,在政府極力鼓勵下,華人成為最大的錫礦開採者,霹靂、雪蘭莪出現許多大礦家,如鄭大平、鬍子春、葉亞來、陸佑等。這一時期起訖年代為一八二〇年代至一九二〇年代,也稱為華人主導開挖時期。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