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些。寫些】《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2》
2018年讀了陸傳傑老師的《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對這本書印象深刻,他以地名為主軸,依各縣市找出疑惑的地名問題,開始進行研究與調查。
就如篇名為:〈如果台北改名凱達格蘭〉,討論台北老地名「加蚋仔」的由來與地理範圍。當時非常著迷他所寫的各地區地名故事,尤其讀到離自己很近的地方,像是〈嘉義改名爽文市?〉、〈新營、柳營、林鳳營:一段無關鮮奶的地名史〉、〈鯤鯓,台南海岸線是鯨群〉⋯⋯等篇特別有感。
被《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2》所吸引,不多作考慮就下手購書的原因,除了第一集精采絕倫外,也是因為封面地圖上,有個小小的點吸引著我,上頭畫著汛旗,寫著「拔仔林」,我想起了拔林川文山上的軍事訓練場。
《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2》 以時間年代為主軸依序討論,從大航海時代、鄭氏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代到戰後所生成的地名,以第一集的台北「加蚋仔」為例,就列在清治時期,說明此老地名已有三百年歷史,是平埔族雷裡社的土名,最早紀錄是在乾隆七年(1942)一份召租開墾的契約上,荒埔座落在「加臘仔」的地方,在平埔語就是沼澤之地。
以下抄寫我在書上劃下重點的段落:
‧在臺灣叫枋寮的地方不乏其例,叫枋寮的地方原本是將原木切割成「枋仔」的作坊,用現在用語就是鋸木廠。(p.5)
‧「濱田彌兵衛事件」發生後奴易滋被解職,巴達維亞總部派普特曼斯(Hans Putmans)取代奴易滋擔任大員的第四任行政長官。⋯⋯。除了轉口貿易之外,普特曼斯對大員商務最大的貢獻,應該是發掘了臺灣生產甘蔗的潛能。此後砂糖成為VOC在臺的重大利益。臺灣糖業的發展不僅為VOC創造了商機,同時也為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p.27-28)
‧《東番記》文中出現了魍港(蚊港)、加老灣(一六二三年荷蘭地圖上註記為kalowan,位於臺江內海沿岸)、大員(安平,即臺灣的早期音譯)、堯港(蟯港,今興達港)、打狗嶼(高雄旗後)、小淡水(高屏溪)、雙溪口(東港)、加哩林、沙巴里、大幫坑(大崩坑)等地名。《東番記》中紀錄的部分地名後來並沒有消失,繼續延用到荷蘭時代,有些甚至到了日本時代才被改掉。(p.55)
‧臺灣島進入中國的視野,主要是因為海禁而成為走私商人海盜窩藏的淵藪。《東番記》紀錄的十個地名大概都是海盜、走私販子活動的據點。(p.60)
‧荷蘭在一六四〇年代將西班牙人逐出基隆後,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為臺灣島上唯一擁有軍事力量的政權機構,足跡便向全島蔓延。因為極度渴望獲得傳說中的「哆囉滿」黃金,荷蘭人幾度組織探險隊深入花東地區,最終繪成花東地區的海岸線。(p.111)
‧現今全臺與明鄭屯相關的地名絕不多數集中在高屏溪以北,八掌溪以南。但在現今臺南市區、新市、安定、永康、新化、關廟、歸仁、仁德等形成一個真空地帶。⋯⋯這些地區在清代屬於府城臺灣縣地轄區,明鄭時代則是東都明京的近畿之地,再推到荷蘭時期,很可能是「王田」的範圍。⋯⋯其次軍屯之地也避開了四大社的社有地。四大社為新港社、目加溜灣社、麻豆社與蕭壠社。(p.141-142)
‧二八張、四十張的「張」是牛犁的計算單位,二八張的意思是這片田地需要用二十張牛犁來耕耘,所以這應該是一片相當大的農地。那麼二八張的農地究竟有多大?⋯⋯經過丈量,每「張」「犁份」是五甲。(p.192)
‧糖業起源於荷蘭時代,到了清代糖依然是臺灣主要的出口商品。因此帶「廍」字的地名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南部散布開來。康熙中晚期,閩粵地區米糧需求孔急,帶動大量商業資本湧入臺灣,投資土地開墾與水力設施的興建,因此帶「張」、「張犁」、「陂」字的地名應運而生。(p.22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