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些。寫些】廖鴻基《腳跡 船痕》

住在靠海的漁村要見到海,輕而易舉,但兒時無法隨興看海,得由大人決定是否能前往白浪滔滔的海灘,那像是需要特別關係、特別照料的神秘之處,得有爺爺帶,得一群人在,才能自在的沾染鹹濕的海味。

成年後,可以自己決定看海的時機,那往往就是憂悶的時候,但海岸邊不再是小時候的沙岸,而是撤不掉的水泥塊,把海隔得好遠好遠,看的其實是天,是晚霞落日,那神秘的海遠遠的,不再靠近我;有時在港口邊看海,看的海是被圈起來的港口海水,叛逆的一摺又一褶,收進了這塊海的藍布。

我和廖鴻基老師一樣,在海邊長大的孩子。

觀看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緊接著讀《黑潮漂流》(2018出版),再回朔讀十年前著作——《腳跡 船痕》(2006年出版),這樣或許可以稍加認識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老師,一個作者的文章,得多看幾本著作才能從中瞭解一二。

《腳跡 船痕》這本書語重心長說出島國懼海、避海的懦性;談到人類與海爭地引來消波塊長久接種,還有垃圾傾倒、海廢漂浮的垃圾危機、台灣漁業缺乏年輕船員傳承⋯⋯等問題。

廖鴻基老師除了說海述浪外,也說海灘、溪流、水圳、河口、港口與魚市場;少不了老船長、捕鰻的人、鍾愛於海的釣客。我在此書裡,聞到了海洋鹹濕的味道、小時候難忘的海邊馬鞍藤的草味,還有消波塊暗縫裡的潮濕味。

抄寫幾段有感覺的句子:

・海邊曾是島嶼的門口,島嶼的田園,也有時是島嶼的戰場。浪濤不曾間歇的堆砌或刮蝕灘上敷著鹽漬的砂礫,有時細沙,有時卵礫,一層層的疊上去,又一層層坍塌離去。(p.020)

・海洋藉由浪濤的手,不停的在灘上擺設及置換形形色色的漂流物。(p.026)

・每顆石礫都有獨特的指紋,紀錄著自己的身世。(p.027)

・颱風過後,高空的雲霾被漸去漸遠的漩渦風暴拖成絲絮。陽光露臉驚訝:怎麼,不過才拉起簾幕幾天,窗外原來的清明如何已經被混沌所覆沒;海洋原本光滑的肌膚,如今都變得蒼老皺摺。(p.039)

・什麼原因讓我們成為看不見海的島嶼;又什麼原因,我們臨近海卻聽不見海浪的敲門聲。畏水的傳統思想、缺乏海洋教育、四十多年的戒嚴、長期來主政者以大陸型思維來經營一個體質為海島的國家⋯⋯這些都是原因。(p.039)

・根據水利研究報告,海岸侵蝕的原因,大都是人為因素。與海爭地、海岸不當開發、砂石過量開採、種種人為原因造成的地層下陷等等;簡化為兩句:是我們的貪婪,加上不顧後果的海岸開發所造成。(p.067)

・海洋原本寬容,如今錙銖必較,像是討債。(p.070)

・為了彌補海岸侵蝕,再用破壞山坡水土採自山脈的石灰石做成的水泥,混合採自溪床的砂石,作為水泥肉粽來保護海岸。我們好像在作傻事。(P.072)

・北風起,冷風鼓譟,一波強過一波,氣溫陡降。
 海面覆了一層風浪外衣,天地瑟縮蕭條。這時節的河口,水面披滿鱗紋像一夕間老了幾歲;沙洲菅芒折腰仆倒,皺起哆嗦似的丘丘沙堆。(p.112)

・就像每個人個性不同,每段海灘都有特別的脾氣和風格。聽,嗓音不同:瑣碎雜唸的、大嗓門的、細聲幽雅的、矗矗悶響悶騷的都有。(p.137)

・門面雖然美化了,但骨子裡的骨質疏鬆症尚未解決。沿海漁源枯竭是個現實,我們的觀光漁港,說穿了不過只是以濃妝豔抹來取巧。注意看,那先進的浮動碼頭,泊靠的仍是破敗老舊的漁船。(p.233)

・一次下山途中,從林縫間隙看見海,恍然想起從小阿嬤種在我心裡的那一片海。(p.282)

 

延伸閱讀:

家鄉:漁村的浪漫行徑

家鄉的植物:榕樹、黃槿、馬鞍藤、木麻黃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