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很紮實,誤以為已過三秋,卻仍停留在同一年,桌前這本書,閱後兩個月,還讓我思索著,心大於一整個宇宙的書名,多讓人難以想像與丈量!忍不住逼問自己心的廣度為何?我的心有多大?也許是彈性的,在某一時間裡,就能拉出無限廣闊的虛範圍。
今年再讀《惶然錄》後,又看見新的出版再現,佩索亞的作品除了自己本名發表外,還出現三種人格特質的人:阿爾伯特·卡埃羅;阿爾瓦羅·德·坎普斯;里卡多·雷斯,有自己出生日期、個性與風格,亦有其名字發表的作品,若問,我喜歡誰?我還是最喜歡當他是費爾南多·佩索亞時。
春末、初夏往返南北多回,有時搭乘台鐵列車,有時高速鐵路,從A點通往B點,中途各鄉鎮縣市像是小數黑點,明確站名、精準時刻的點畫在奔馳的一把時間尺上。
冬末,讀著這套書,數次在書裡迷失,書名把我帶往班雅明的世界,試圖在文字裡鑽啊鑽,但我似乎誤解了,書中亦有許多作者個人生命經驗的撰述,帕雅克把自己與班雅明的故事,以抒情的方式平行扣入書中,再加上強烈逼真的繪畫功力,圖像視覺與文字各佔一角,使得我常常流連於圖像的想像,一隻手托著腮,忘了翻閱;或是快速閱讀文字勤於翻閱頁面,深怕圖干擾了我循著文字走的路線,「圖」與「文」似乎有較勁的意味,讓我處在一種幻象當中。諸如幾項原因,就在書中三番兩次脫離正軌。好不容易,讀完,才想著,這不該是哲學套書,反是文學作品,甚至可說是作者循著班雅明逃亡時滯留的城市的旅遊紀錄。
閱讀林水福老師企劃的芥川龍之介作品全集,此系列共五本,慢慢看,慢慢讀。短篇小說作品依時間列出,包含〈羅生門〉、〈鼻子〉、〈芋粥〉、〈手帕〉、〈戲作三昧〉、〈蜘蛛絲〉、〈地獄變〉、〈蜜柑〉、〈舞會〉、〈秋天〉、〈杜子春〉、〈秋山園〉、〈竹林中〉、〈點鬼簿〉,在此以短文介紹。
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推行二行詩,用兩行詩句寫下《當世界留下二行詩》,他也寫總數字微量的小說,在數百字內寫成一則故事,就如:《瓦歷斯微小說》。這是有困難度的,若沒有點人生經驗與歷練,也沒有傾聽自然聲音、聆聽他人故事、書寫故事的耐性,很難在數百格子內打動讀者,此書數篇文章感動了我,將之謄寫在日記裡。
住在靠海的漁村要見到海,輕而易舉,但兒時無法隨興看海,得由大人決定是否能前往白浪滔滔的海灘,那像是需要特別關係、特別照料的神秘之處,得有爺爺帶,得一群人在,才能自在的沾染鹹濕的海味。
成年後,可以自己決定看海的時機,那往往就是憂悶的時候,但海岸邊不再是小時候的沙岸,而是撤不掉的水泥塊,把海隔得好遠好遠,看的其實是天,是晚霞落日,那神秘的海遠遠的,不再靠近我;有時在港口邊看海,看的海是被圈起來的港口海水,叛逆的一摺又一褶,收進了這塊海的藍布。
日本設計師、藝術家橫尾忠則生於1936年,仔細推算會驚嚇他已經八十多歲,雖知日本人多長壽,但看到長壽且保有活力的長者會佩服不已。因為閱讀《橫尾忠則☓九位經典創作者的生命對話》,而延伸看了《知日》雜誌54集的《橫尾忠則特集》,才知曉這位早在設計界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師,不甘心於熟悉領域的舒適圈,跨界到藝術繪畫,無師自通下,展現驚人的繪畫創造力,看了他的作品後,會發現原來有些看了有感的設計圖畫,是後代設計人受橫尾忠則影響下的作品。
大江健三郎的研究方式,是每三年一個主題,這是他的老師渡邊一夫,給予二十歲就立志當小說家的他的建議,渡邊一夫將此建議定義為:「除了寫小說之外應該從事的勞作」。從二十歲開始,我自己的閱讀計畫是一年一主題,我無法三年同時關注同一主題,但要求自己需要有相關的書籍三冊,想來,甚少!尤其愈來愈貪婪各種資訊,使得自己無法專注投入某一主題,這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啊!
期望自己成為赫赫有名的年輕人的呂赫若,1914年出生於台中潭子,1934年,二十一歲的他自台中師範畢業。讀書期間就很反骨,操行成績為「丙」,但對藝術領域有高度興趣與天份,常常獲得不錯的成績。1942年東京學習聲樂、戲劇的他返國,回國後為《興南新聞》的記者。他出生名望之家,卻能同情底層人民的痛楚,農民百姓被欺壓,女性被蹂躪皆是他作品中常見的主題。
【啜飲夏目漱石】2021.06.21
今天喝夏目漱石/果丁丁。
夏目漱石( 19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國民大作家。
《少爺》是夏目漱石三十九歲時(1906年),
開始在日本《杜鵑》雜誌連載的作品之一,
1907年出版。
《後來的事》為1909年在「朝日新聞社」連載。
《心》1914年亦在「朝日新聞社」連載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