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遺稿集》卡夫卡寫在小冊子的遺稿
因為前往布拉格旅行,把幾年來讀的卡夫卡與我的腳程、行程、布拉格老城路線全部交融在一起,我試圖把卡夫卡在書中描述的情境立體化,躍起紙張,讓我可以點與點、字與字互相結合。這本《卡夫卡遺稿集》是在回國後無意間發現的,就在回國後隔月出版,恰作為我延續閱讀的文本。
因為前往布拉格旅行,把幾年來讀的卡夫卡與我的腳程、行程、布拉格老城路線全部交融在一起,我試圖把卡夫卡在書中描述的情境立體化,躍起紙張,讓我可以點與點、字與字互相結合。這本《卡夫卡遺稿集》是在回國後無意間發現的,就在回國後隔月出版,恰作為我延續閱讀的文本。
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出生於猶太家庭,為奧匈帝國/捷克的作家,以德語寫作。大部分的著作都是死後出版,由好友馬克斯‧布羅德違背了卡夫卡想要焚毀作品的遺願,整理出版出多本影響世人的作品。生前出版少數,例如《鄉村醫生》,以及第一本出版的書:《沈思》(Betrachtung),出版年為1912年底~1913年1月。
暑假去了巴黎又回到了台灣,有時在夢境中,仍走在巴黎街頭或是在民宿醒來,我的腦海影像都還泡在那兒的街景、輕易顯影那兒的凌亂與高密度人潮。實在忍不住又取出海明威(1899-1961)的《流動的饗宴》,目錄章節的文字,讀來都比我2010年讀的時候更有畫面,那年的十年前2000年(也大約是海明威去巴黎的年紀),年少輕輕去了巴黎一趟,不懂深度旅行,多的是刺激,少的是沈澱與學習,但海明威已在這樣的年紀動筆寫作,靠著幾枚錢過著困苦卻自在的巴黎生活。
一年一本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持續閱讀林水福老師於2016年企劃的芥川龍之介作品全集,此系列共五本,此為第四輯:遊記。
紀錄2022.03.19寫下對當月辭世的大江健三郎的感謝。
2018年讀了陸傳傑老師的《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對這本書印象深刻,他以地名為主軸,依各縣市找出疑惑的地名問題,開始進行研究與調查。
就如篇名為:〈如果台北改名凱達格蘭〉,討論台北老地名「加蚋仔」的由來與地理範圍。當時非常著迷他所寫的各地區地名故事,尤其讀到離自己很近的地方,像是〈嘉義改名爽文市?〉、〈新營、柳營、林鳳營:一段無關鮮奶的地名史〉、〈鯤鯓,台南海岸線是鯨群〉⋯⋯等篇特別有感。
讀了波特萊爾(1821-1867)的《巴黎的憂鬱》,他寫十九世紀中葉巴黎的模樣,引發我好奇巴黎各種面貌。拿破崙三世在十九世紀中葉1853年,委託奧斯曼(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進行巴黎的都市改造工程,完成現在巴黎放射狀街道設計,他擴大鐵路網路,並且舉辦世界博覽會。當時的巴黎是世界第二大城,很多人湧進這城市,人口急速成長,移民透過鐵路網絡來到巴黎,貧與富差距愈來愈大。我在波特萊爾的筆下,讀到的是街頭巷尾的乞丐、寡婦、飢餓的人,而這時期的文學創作——《包法利夫人》(1857)卻有許多上流社會、貴族生活的描述。我不免感到好奇,從文字中看到貧亂的世界,那麽奢華拜金的那一方呢?
此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的小散文詩。波特萊爾為法國詩人,出生於巴黎,影響非常多人。他是散文詩創作的開端,在逝世兩年後,他的散文詩被集結出版,成了此書:《巴黎的憂鬱》。
2023年已過了半,這一年讀到許多書,《文明的腳印》、《錯置臺北城》、《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都是讀到感動的好書,手邊另一本讀了好久的書,那是我在二手書店——台南「成功書局」買的《臺灣 從文學看歷史》,此書作者王德威老師思路清晰,文筆流暢,以文學與歷史雙主軸,每一章節擇選幾篇代表性作家其文章,依歷史事件及時代氛圍所選,年代從十四世紀開始,在每一章節後原文刊錄,厚厚一本總共545頁,而這也是我為何閱讀得如此慢,因為一本書中還內含更多的作家及其時代下的文字產物,因為作者的分類,似乎很快就能將歷史與文學雙軸線串起。